靚女打針沒那麼痛?

無論是大人、小朋友,相信都不喜歡打針,因為怕痛。但坊間有種說法,如果為你打針的是一位漂亮的護士,你的感覺會沒有平時那麼痛,究竟為何會產生這種落差,心理學理論告訴你答案。
原因之一是光環效應作崇,研究者曾就此做過一個實驗,他們讓同組被試者同時看兩張相片,一張照片是一個漂亮的女人,另一張照片是一個相對沒那麼漂亮的女人,看完之後,同時告訴受試者,她們都曾經入獄,問被試者有何感想。結果發現,大部分被試者都認為,漂亮女人是因為一時失足才會入獄,而沒那麼漂亮的女人則是因為行為不良,入獄罪有應得。
人們僅憑相貌的美醜,就會有如此迴異的看法,大部分人認為美女都是溫柔、賢惠、行為端正的,而醜女則是潑辣、粗魯、行為不正的,可見光環效應在生活中屢見不鮮。當人面對長得漂亮的護士時,不少人都會被其漂亮的光環所吸引,認為靚女護士打針也都是溫柔的,不會帶來甚麼痛楚。
另一個因素與安慰劑效應有關,所謂安慰劑效應,即患者服用或接受實際上沒有藥理作用的藥物或療法,病情卻因之而有所改善。漂亮護士之所以能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,是因為人們把漂亮護士當成了安慰劑,看見她們賞心悅目、心情舒暢,自然也就忘記了痛。
亦有可能是人們的自我心理暗示,如果人們告訴自己,漂亮的護士打針會比較溫柔,動作會比較輕,自然痛感就會少一些。無論如何,每個人對痛的感受性不一樣,如果不以貌取人,護士漂亮與否可能就不是那麼重要了。
資料來源:壹心理